发布日期:2024-11-18 21:31 点击次数:66
11月4日,神十八航天员乘组顺利出舱。
然而,有细心网友却发现,他们的脸部微微有些浮肿。
这是怎么回事,难道是太空伙食太丰盛不成?
同时,不免让人想起,2003年杨利伟出舱那会儿,他的嘴角也渗出血。
很长时间以来,鲜少人知道,他回地球嘴巴出血的原因。
一直到多年后,杨利伟自曝原因,我们才知这位航天英雄太不易了……
我国“遨游星辰大海”的第一步
“就算付出生命,去实现一个民族的梦想,这是值得的。”
这是杨利伟曾经接受采访,亲口讲出的一番话。
从这简短一句话,我们便能看出,当时他是抱着“视死如归”的心理“飞天”的!
2003年10月15日,在这个历史性的一天,将近40岁的杨利伟坐上神舟五号,在太空飞行14圈,历时21个小时23分,完成了我国“遨游星辰大海”的第一步。
这一飞,实现了中国人千年之久的“上天”梦;
这一飞,使我国继前苏联与美之后,成为第三个可自主掌控“飞天技术”的国家。
更需要注意的是,我国完成这一飞仅仅试验了4次。
反观美国首次飞行,却前后试验了八次,才选择正式实行“载人航天”。
不得不说,我国确实太“牛”了!
不过,这也不意味着03年那次航天飞行没有一点儿危险!
其实,鲜为人知的是,神舟五号返回舱返回地球时,过程很是惊心动魄。
用杨利伟曾经描述的话来讲就是“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”。
那么,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?
杨利伟归家之旅有多惊心?
2003年10月16日5点多将近6点,神五返回舱与推进舱成功分离,后顺利进入返回轨道,接着进入黑障区。
黑障区,相信大家也清楚,在这个区域内,这时返回舱将被2千多摄氏度“狂烧”。
这是什么概念?
拿此次神18宇航员朱杨柱的话来讲就是“一路火花带闪电,仿佛坐在炼丹炉里。”
而杨利伟当时也是这样的感受,且感受深刻。
不止如此,他还亲耳听到返回舱外很尖锐的呼啸声。
不过,这些并没有让杨利伟害怕。
毕竟他的心理素质一绝。
而且杨利伟也和大多数航天员一样,在飞行前经历过“魔鬼训练”。
彼时唯一让他觉得紧张的,还得是神舟五号的舷窗,这从何说起呢?
原来,那时候,飞船在返回途中,舷窗玻璃出现了裂缝。
而亲眼看到那裂痕,杨利伟也不由自主的想起,此前因高热而解体的美“哥伦比亚号”,不免有些担心自己回不去地球了。
尽管那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太大问题,可后来却不一样了!
10月16日6点多,在距地面10公里处,飞船抛开降落伞盒,旋即带出引导伞、减速伞与主伞。
而关于开伞的过程,杨利伟也介绍,备受折磨。
因为那时他不仅听到一声巨响,且随着引导伞、减速伞、主伞依次出现,他还会被来回拉扯着。
所幸,这种难受没经历多长时间。
等到伞顺利撑开后,杨利伟的心绪也渐趋平稳。
但没想到,坠地时却又发生这样的事情!
当时返回舱登陆时并不算稳,坠地后,可能是因为惯性,猛地弹起来。
最后还是杨利伟在飞船与地面”二次接触“时,火速按下切伞开关,它这才不动了。
即便如此,这对于身在返回舱内的杨利伟来讲,也犹如历经了一次让人心焦的“生死大考”!
原来,返回舱第一次落地弹起,再坠落期间,没有缓冲。
坠地的力度很重,而偏偏当时杨利伟和地面一直保持联系,带着有着不规则形状的麦克风。
就此,他的嘴巴便被戳破了。
虽然准备出舱时,杨利伟用身旁手套擦拭几下,医生亦为其抹了药,然而嘴角仍留下淡淡血迹。
如此,就被细心的媒体注意到了。
而随着记者的披露,人们也才知道杨利伟出舱时嘴角渗血。
兴许有朋友看到这儿,也感觉疑惑,为何他的耳麦会如此尖锐?
其实,咱们也能理解,毕竟彼时我国是第一次飞天,宇航服的设计方面还没有很完善。
大家再看看,我们现在的宇航员,似乎再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。
不过,要说杨利伟当时的状况着实惊险,所幸只戳到了嘴巴。
这要是颈部,那可就不好了,简直让人不敢想象。
值得一提的是,可能是为了防止给后来的航天员带去消极情绪,也可能是杨利伟担心这种事不利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。
总之,杨利伟和相关人员,刚开始并没有透露他出舱时嘴角渗血原因。
那么,杨利伟是什么时候讲出原因的?
在21年后的今天,他又怎样了?
航天英雄现状
具体是在2010年左右,那年航天英雄杨利伟出版了一本自传,名叫《天地九重》。
这时他在自传中公开介绍了返回地球时嘴巴出血的原因。
当年得知原因后,很多人觉得,杨利伟独自一人完成神5航天任务真的不简单,让人敬佩!
同时也有人为他的勇气与无私的精神而感动。
然而,杨利伟却对此却不以为然,他觉得嘴巴受伤是小事。
我至今也深深记得,2016年有记者问航天英雄杨利伟:
“如果神舟五号再来一遍,还愿意吗?”
那时杨利伟斩钉截铁的答道:“没有问题”。
然而,遗憾的是,03年之后,杨利伟再也没有“飞天”。
为什么他20多年都没有再次上太空?
关于这个原因,杨利伟前些年也透露过。
据他所说,能够让更多的人去飞行,可能真的比多飞一次,更有意义。
从这普通的话语中,我们能深刻体会到,杨利伟尽管没能再“上天”,但他很淡然,并不觉得后悔。
这些年来,身为我国载人航天副总设计师的杨利伟,已深度投身于航天员选拔及训练的技术管理工作之中。
更让人意外的是,如今年近60岁的他,依旧参与着航天员的日常训练,看得出来,他还是对自己“飞天”抱着很大的期望。
不过,咱们或许再也看不到我国这位“首飞太空第一人”的风采了。
可即便如此,他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。
在这位特级航天员身上,我们真的能学到很多,如,勇于追求梦想的勇气,对事业的热爱,坚韧不拔的意志,以及一种高度责任感。
虽然杨利伟的经历不容复刻,但他的事迹无疑还是鼓舞了很多人。
只要有梦想,有决心,一切并非没可能。
大家觉得呢?欢迎各抒己见。
本文内信源来自:
1.《航天员朱杨柱:返航过程如同坐在炼丹炉 一路火花带闪电》极目新闻,2024年11月4日发布;
2.《一本书了解“航天英雄”杨利伟的成长轨迹 侧面记录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——“航天英雄”杨利伟的唯一自传《天地九重》再版面世》半岛网-大众报业-半岛新闻,2023年12月29日发布;
3.《杨利伟为什么没有再上一次太空?本人回答来了》环球网-新华社,2023年2月1日发布;
4.《杨利伟的太空往事:生死26秒、神秘敲击声与舷窗上的裂纹》澎湃新闻-凤凰网读书,2021年7月6日发布;
5.《杨利伟曝出舱嘴角渗血原因 场面惊心动魄》新华网,2016年4月27日发布,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,细节可能存在润色,请理智阅读,仅供参考!
Powered by 博亚体育app官网入口最新版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